我非常崇拜、也深深佩服量子天才馬庫斯的人生故事,
真的非常具有啓發性,也真的太太太令人感到尊敬了!
前半段分享了他精彩的人生第一春過程,
接著無間斷的進入到第二春的過程,
其信息量之龐大,真的太太太值得好好去研究😊
以下將我所做的筆記、以及網路上擷取的作者簡介,分享給大家❤️
有興趣的朋友真的是可以把這本書買來看看~
馬庫斯・施米可(Marcus Schmieke)
出生於德國,自幼即展現多元天賦,於鋼琴演奏及西洋棋等領域,嶄露過人的才能並獲得專業級的成就。
及長,於海德堡及漢諾威大學攻讀物理學及哲學;後遠赴印度出家為僧,在這十二年之間研習的吠陀知識,對其影響很大。
回到德國後,受統一場論物理學家布克哈德・海姆(Burkhard Heim)的影響並與之相互切磋,奠定信息場的理論基礎;
2007年,以海姆及俄國科學家尼克拉・科濟列夫(Nikolai Kozyrev)等人的成果為基礎,首創「時間波」(TimeWaver)信息醫療與健康系統,
並致力將此系統擴展至個人、家庭、企業管理等各種實務領域。
從藝術到理性,從理性到靈性,
優游人文與自然科學的精彩旅程,
與你分享人生「第二道」中的信息場生活。
每個人的人生都會面臨轉型的抉擇:
從物質過渡到靈性階段,這就是所謂的「第二道」或下半生的抉擇。
馬庫斯・施米可是許多人眼中的天才,角色多元。
他是哲學家、科學家、發明家,也是企業家。
在這本書裡,他藉由自述從小至今的成就,分享其人生見聞與心得,剖析個人的內在與外在世界。
最重要的是,他創發的「信息場」理論及應用,內容包羅萬象。
人生的道路曲折,轉型勢在必行。
在這個資訊紛雜的世界,「信息場」的理論與應用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生命、宇宙和萬物的看法,幫助我們整合對立的科技與人文,異化的神性與自我。
二元論的世界觀有其不便與不足之處。
典型東方哲學對於二元思維就堅持否定的態度。
奧義書(吠陀文學中關於哲學的部分):
在無始之始,既沒有存有,也沒有非存有,
更沒有存有和非存有的共同存在,存有與非存有也不會同時不存在。
佛陀探討靈魂本質:
我不相信靈魂的存在,也不相信靈魂不存在。
我也不相信靈魂既存在又不存在。
而且我也不認為,靈魂既存在又不存在是錯誤的。
世界並非三維或四維而是多維的。
也非多少維數可說,
不過用高維可以用來定義、或探索神的精神本質或是本我。
即使在無限大的維數中,也有可能永恆本我的定義。
永恆本我的精神本質超出任何邏輯或二元概念。
我們生命和一切的終點是:
實現與整體及甚有所關聯的永恆精神本我:
拋棄人世中有條件的感知和有條件的行為。
只有對精神以及眾生無條件的愛,可以打破心靈和小我的藩籬。
每個人都會試圖藉由不同的方式來達成自己的目標。
真正的成功必須回想我們的成就對於他人是否有意義。
必須努力整合四個面向的人格。
意願:完全滿足你所有的意願。
思考:想法和感受都要能與意願調和。
語言:將你的想法和意圖以話語表達出來。
行動:付諸行動皆能按照意願、想法和表達出來的言語。
「恐懼乃是靈魂表達犯下錯誤的第一個警訊。」
作為一種戰略,我們需要學習自然法則的生態學 。
每個人的一生都需要去平衡你或你的業力。
如果我們投入全部或過多精力到某個單一的特定領域,
那個這個過於傾向某一領域的狀態,就會自動從生命的其他領域提領出「因果基金」。
相同的問題不斷出現,
直到我們終於理解到這就是自己的功課,
接受他並心懷感激、面對它並能臣服於壞消息而不會憤怒以對。
因果業報蛻變重生的例子:
惡魔之穴山丘上的蓋茲堡之戰,倒下的南軍之一的祈禱文:
為了可能的成功,我祈求力量:我卻被賦予軟弱,以便能虛心學習服從。
為了能做更偉大的事情,我祈求健康:我卻被賦予病痛,以便能完成更好的事情。
為了可能的快樂,我祈求財富:我卻被賜予貧窮,以便更為明智。
為了可能的讚美,我祈求力量:我卻被賦予虛弱,以便能讓我感受對神的需要。
為了可能的生活享受,我祈求豐盛:我卻被賦予生命,以便能享受人生所有事物。
雖然祈求的事情一件都沒有得到,但卻獲得我所希望的那一切。
除了那個自我的各種要求,我無言的內心祈禱都獲得回應。
我,在所有人當中,真正獲得了最大的祝福。
大約人生進行到一半的時候,
人生/命運通常會以比較激烈的手法,迫使我們質疑或重新評估我們所經歷、所相信以及所得到的一切:
也會迫使我們改用精神價值取代物質價值,並尋找人生的新方向和新目標。
扣除自己還無法做決定的前十八年,
計算成年可以自我掌控的期間,
那麼生命中期所指的差不多就是五十歲,因為每個人也許不盡相同,
這取決於他們生命節奏是否快速,
以及他們學習速度的快慢,以及要多快才開始了悟。
生命中期轉換的主因是意識的改變。
也許有人二十歲就已經走到這一步,但我可以肯定的說這很罕見。
至於無法改變的其他人,只要還活著,可能永遠被卡住而滯留在外部的物質世界中。
角色扮演,當我們終於相信自己已經完全掌握了自己的角色時,有可能會反思這不是全部!
這不可能是生命,暫時性的滿足不是根本的滿足!
離開我們自己所建立的舒適圈,出去到外面那個既熟悉且不確定的世界。
改變的開始當然不是愉快的經驗。
但若我們已顯然簡單的方法來面對這件事,在生命結束時,
將會知道我們錯過了一切重要的事情,而面臨強烈的空虛和失落感。
要從前半生的舒適圈跨出這一步非常不容易,輕輕的推力往往不足以讓人改變。
有些重擊往往在一開始被視為突發的災難、殘酷的命運,或是不幸的意外。
這些情況帶來的其實是一個信號,是個警示,清楚的出現在現在是要做出改變的時機了,
那就千萬不要錯過這個轉向人生新道路的十字路口。
布希亞理論
「向上陷落」:
從母體脫離才能轉變已進入人生的第二個半場,從充滿幻象和虛假價值觀的世界,轉變到具有真正意義的事物,以及真正價值的世界。
我們在地球上的生命是當一名學生,學習命運、了解因果。
因果示範語,字根意指「演戲」。
也因此因果課題是一種角色扮演,而不只是洞察。
辨別因果課業並接受轉變的正確方法是:
1.確認和接受這個功課:而不會生氣和想報復。
壞消息本身不是罪魁禍首,只是來叫醒你的信差,負責敲門,給你明確的信號。
最適當的反應是謙遜以對。
2.有意識地接受功課後,下一步是內省和洞察力:
我的問題是從內在哪一部分來的?我做錯了什麼?哪一個卑劣本能把我帶到這個情況?
3.很誠實的面對自己之後,改造自私的本能和個性,成為正面積極、有價值的個性。
4.最後則是真正付諸行動以催化改變。
舉例:我們多數人受到時代背景的影響,很難拋開我們「總是要比別人更優秀」這個想法的影響。
此態度悖逆於內在本質,因此長期下來就會出問題,累積的壓力最終會以職業倦怠和抑鬱的形式爆發。
把焦距拉遠從宏觀來審視問題的根源:
「大多數的人們失去了自己在整體社會中該扮演什麼角色的認知。」
我與我的人類同胞到底是怎樣的關係?
我與自然界有什麼關係?
我與神又是什麼關係?
事實上,我們的成長、教育與融入社會的經驗,阻礙了我們對真實精神層面的了解。
眼裡只看到自己的人會生病,是因為他們缺乏使命、缺乏理解生命意義的真正形式。
我們活著是為了追求生命意義的圓滿。
量子物理學告訴我們:
我們觀察的世界是我們自己的一面鏡子。
現實無法獨立於我們之外而存在。
人生的上半場是按照古典物理學來運作,那裡有控制、因果關係和安全性。
下半場則意味著失去控制,放棄安全性和絕對性的錯覺。
蛻變後,線性的時間框架將被「深層時間」所取代。
對很多人來說線性時間觀念產生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恐懼。
榮格說:所謂的生命,是兩個偉大奧祕間的簡短插曲,但這兩者其實是同一個。
海森堡說:從玻璃杯吞下的第一大口自然科學,會讓你變成無神論者,但從玻璃杯的底部,神正等著你。
宗教異同:如果你指引一小口,膚淺的接觸宗教思想的形式主義,你將會成為一個無神論者。
但若你真的深入探討並沈浸於中,你將會在宗教裡發現真理。
歌德證明:任何複雜的數學多項方程式只能解決命題為真的題目。
薛丁格、愛因斯坦、海森堡和尼爾斯都曾學習吠陀經典,就像他們之前的哲學家康德和黑格爾:
他們都承認:透過我們的智慧、我們的理念、我們的感受與愛,三者都會帶領我們走向真理,
或者你願意的話,他們將帶領我們趨向上帝。
吠陀經深入且廣泛的探討所有人類重要的生命議題:
包含建築、音樂、戲劇、數學和邏輯、宗教與哲學、天文與占星、政治及歷史、醫學和營養學,
甚至涉及太空旅行等。
Veda本身的字義就是「知識」。
本集分為三部:梵書、森林書、奧義書,奧義書教誨而發展出的詩歌薄伽梵歌。
吠陀經所教導的智慧、洞察力和知識,能讓每個人以自己的方式追求靈性的發展,並達到完整的身體、情感和人際的幸福美滿。
其傳達無關乎宗教,所有宗教的信仰者都可以遵循,他依照五個階段循序漸進,但毋需硬性規定遵守其所列的順序。
1.悅性:尋找平衡
生活中所有影響,包含情緒、心智、身體層面都應達成和諧平衡狀態,此乃是健康靈性生活的基礎。
惰性或無知狀態(唯物主義),我們的認同潛在的熱情與情感的慾望,就是動性的創造狀態。
處於惰性狀態下是被動的去認同物質,處於動性狀態下,則是出滿嚮往和慾望的主動狀態,兩者都會讓我們脫離常軌。
第三種悅性狀態或稱善良純淨,這是當一個人處在外在世界的緊張和矛盾下,卻不受其影響時就可以體會到的。
自我意識或小我只是單方面的意識,悅性意識狀態是基於與反向衝突力量達到平亨及和解才能產生,
他可以使我們從不安、衝突和不滿的思緒中解脫。
他讓我們回歸核心,不被外界物質、和我們對外界物質的慾望所牽動。
只有在意識脫離小我的認同才能達成。
要達成的先決條件是先處理好自己的暗黑陰影即我們無意識的對立面。
如此以來就能準備體驗內在的非自我,引領我們往神性的道路前進。
2.法:履行天命、開啟潛力
法意味著誠心接受並履行此生在這個社會扮演的眾多角色,和你對靈性的承諾。
也是一套倫理規則也意味著實現與找到自己的天職,以及生命中的角色,並盡力實現這項任務。
法讓人的生命具有意義,當你開始發覺你的生命不只是一個人的命運而已,
他還有比自我存在更重大意義的時候,當下你的意識就會開始擴展,你會看到的自我意識嵌在「超越個人」且具有意義的秩序上:
總之,生命的意義超出個人。
人必須從有意識和無意識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並瞭解到生命藉由某種模式,
把所有人類和生命連接成一體時,洞見才能對他展現出來。
(榮格將上模式命名為原型,意味著人類原始的集體新制會影響人的觀念和行為)。
人類可以從個人孤立存在的小我格局,提升為與眾生連結且深具意義的存有。
人不再只是為自己而活,自我也是萬事萬物互連與包羅萬象世界的一部分,自我乃是為了服務一切而存在的。
當你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也為家人、社會環境或你的靈性群體服務之際,你就開始經驗法了。
你不再只注重外在的物質世界,或者惰性,你會開始感知到物質背後賦予其意義的更深層價值。
你的生命將由諸如真實、慈悲、善良、責任和愛的價值,作為導引。
3.阿特曼:自我覺知
廣義的真我(無法覺察與感知的個體自我)。
他是生命中一切可能的總和,包含過去、現在與未來。
通過這個永恆,真我是永恆的,他超越小我,包含整體心靈存有因為這永恆的真我自給自足且充滿喜悅。
佛陀稱呼自我為Sat:永恆的存在,Chit是完全的意識,Ananda則是指圓滿的幸福。
個人存在的圓滿體認才是自我理解,也是吠陀智慧的中道義。
持續探索自我是吠陀的智慧,經過「悅性」和「法」後,小我的孤立狀態已開始裂解。
這個過程的開始,我們個人無意識的部分元素會反撲而強化個人存在感,接著是我們的影子,然後是集體超個人無意識也都會來擾亂。
在我們裡頭就可以找到有關我們一切的解答,
那就是連接個人意識、個人和超個人無意識所形成的實相Entity。
真我中心位於小我中心和無意識中心之間:
他是我們精神體整體性的存有,成為一個不可改變和永恆的內在實相,對比僅是暫時且不斷變化的外部存在。
在真我的層次你會經歷到內在的整體性,也會像在看鏡像般同時看到外在的現實行徑。
真我的內在精神實相,總是佔有主導地位,
就像鏡像一般,外表和身體的存在是依循內部的存在而出現,持續聯繫著所有輪迴眾生。
4.絕對大我:與高我的關係
吠陀教義在絕對大我(Paranmatma)的階段,甚至超越本我的整體性。
在第三階段,當真我的完整性揭露之後,一切個人和超越個人無意識的所有層面,都被意識整合在新的中心裡:
本我仍然被嵌在內在氛圍裡。
一個純粹的靈性存有,被包含在裡面,而在這裡面,本我又是永恆的一部分。
本我和絕對大我或超我overself比較起來,就像是部分與整體。
兩者本身都是各自完整的存有,但是又像並列再一起的主體與客體。
在人生旅途上,稱為「高靈」的這位絕對大我,會一直陪伴著真我,做得有如貼心的朋友一般。
那些能夠與高我成功連結的人,將會獲得無畏的力量而取得通往內在創造力及指引的途徑。
5.巴克提:虛心奉愛
最後一步,也是最難以言喻的事Bhakti:對神虔心俸愛。
探索者發現靈性愉悅後,也開始通過與上帝和眾生的靈性關係,走上服務奉獻之路。
愛或奉愛是吠陀的目標,也是通往永恆本我的主要驅動力,從自我意識開始發展,一直到達目的地為止。
奉愛的早期化身或是反射是屬於自我意識的階段,
使人能夠愛其他人,並能提升自我去克服自私和僅為利己而活。
同樣喚醒探索者的心靈的是神聖的愛,他會讓她達到更高的意識層次。
這樣就能表現愛並未所有的存在來服務,愛能時常戰勝小我的分離,而使我們開始與神接觸。
在奉愛瑜珈的路徑上,這樣的愛與奉獻,就是達成最完美的目標與方法。
斯瓦米.沙辛南達南:重要的是不需要創造任何新東西。
就像生命或重力永遠不需要被重新創造,但需要被重新發現,
對待吠陀智慧也一樣,不是最近被發現,而是重新被發現。
科學的未來,費爾多爾.科濟列夫博士指出三特質:
1.新的科學超越「主觀」和「客觀」二重性:
新的共同且客觀語言,使得無論是個人或是研究小組,都可以在保持個別觀點下,不失去與其他主觀者看法溝通的能力。
2.新科學雖具有採取主觀的方法,或可能是因為這個方式,故可以有效地承受外界以及自我批評的能力。
3.新科學將自成一個網路架構與交換資訊,從而克服政府或大型研究機構的壟斷。
這與如何克服主觀和客觀的方式高度相關,因為所謂的客觀性經常被當權者所利用。
我從不問人們他們信什麼。
我有興趣的是他們如何感知世界,以及他們實際上怎麼做。
感知和行動的統合,代替了觀念、意識形態和信仰系統。
「訓練了解意義的感官。」
瑞士心理醫生榮格
牧師的兒子,雖學醫,卻也對靈性及神秘之物感到興趣。
他還參加降神會。練習巫術和法術。
據信他會吸引促狹鬼,這種鬼會撞壞傢俱,或是沒有來由地在前產生劈啪作響的噪音等。
這些現象在當時被視為精神病學領域。
晚年的榮格轉向鍊金術。
終其一生他都很重視運用占星術,有時候治療病患遇到瓶頸時,就會拿出來試試看。
榮格著作中心議題:
1.人格結構的定義分為:
1)小我:你所覺察到的自己或是相信知道的自己。
2)人格面具(persona):外在呈現的樣子。
3)阿尼瑪anima,男人潛意識中的女性性格與形象,阿尼瑪斯animas女人潛意識中的男人性格與形象。
是集體潛意識中兩種被壓制在個性中的異性特徵。
4)陰影:人性中最黑暗、深入的部份,因為投射於潛意識,不易自覺,若不靠覺察去處理,常常可能會投射於他人身上。
5)集體無意識:相對於個人無意識:圓形本身沒有自己的形式,但會顯露於外在表現。
6)自我:將人格的各個組成部分整合為一,從無意識轉換成有意識的。
2.心裡類型理論,清楚區別內向與外向的型態。
3.原型:不論時代與文明的程度,基本型態和結構都存在於每個人裡面。
某些想法在所有人的人類文明時期和世界各地都明顯地存在,
他們甚至能夠自然發展形成,這跟他的傳統或遷居過程完全無關。
他們非由個人的作為而形成,而是自然而然發生於個人身上,
甚至是被牆破罐疏於個人身上。
這不是柏拉圖哲學,而是經驗心理學。
4.同步性:沒有因果的關聯性,但看起來好像有關聯的同步發生事件。
海姆的信息場與榮格的論述,彼此間的相關性。
集體無疑是一個好的例子是關於上帝的概念。
不論種族、地理位置、文化和教育背景,在每個人身上都可以看到這個圓形的呈現。
榮格將個性中那個無意識的層面,帶進我們意識可覺知的範圍裡,並進一步整合。
在這個核心目標上,他用的術語是個性化,以一種相似的方式,我們的信息場系統技術應用的目的,
就是協助大家藉此能進入個人無儀式及集體無意識的層面。
對於這個經過協助才能讓意識感受的層面,而且他又會對我們產生負面影響者,
總是藏在黑暗中,榮格稱為「影子」。
當無意識的內容無法和表面意識溝通時,只能靠著發病的症狀來溝通就會產生疾病: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直接與無意識溝通,便能使需要透過身體病症來溝通變成多餘的。
榮格除了運用科學家和心理醫生的知識與技能,來支持或治療病人外,也用此來探索和整合他自己的人格。
信息場
物質和靈性之間,也就是在身體和心靈之間的聯繫者,就是所謂的信息場。
這既不是物理層面,也不是心靈層面,而是一種具備全新又同時攜帶前兩者的屬性,因此可以很平順地將身體的語言翻譯成意識的語言。
兩部份得以互相溝通:心靈不帶可以在信息場內顯現出物質可以辨認的形狀,而物質世界也可以透過信息場來影響心靈。
這一切對人類都非常重要,因為當中間無法溝通或在同一方向上運作時,人類就會生病。
所謂的「生命」就是身體和意識、心靈合物者兩者能夠和諧運作。
當彼此分離時就是「死亡」。
一切言語與生命的活動都是在信息場中發生的。
海姆最後論述的「十二維世界」:
榮格是第一個發現「個人無意識」與「全球信息場」有關的人,並稱之為「集體無意識」。
有時,類似的事件會同時或幾乎同時發生在地球上不同的地點,
而且沒有任何因果關係。
榮格將這個現象稱之為「同步性」(Synchronicity)。
對人們來說,這些世界的出現是一連串有趣的巧合,
似乎有個主軸,可是大家通常看不太出來。
我想將這個現象稱為「第五維空間法則」(Law of the fifth dimension):
海姆自己也說過相同的話,從而解救了愛因斯坦的遺憾,
愛氏認為宇宙充滿了隨機性、沒有意義,也沒有上帝。
但是海姆說,物理過程中的機率,其「量子機率」(quantum probsbility)取決於它的意義,
而且是從它所居於更大整體中的意義而來。
他稱呼這為「超和諧」(superordinate)架構為「全息態」(Holomorphisms)。
第六維空間,允許不同且相互矛盾的觀點存在於同一實相中。
每一個人在這個世界都有一個自己的位置,
擁有自己的觀點,而且所有的這些觀點都有可能互相矛盾。
要讓兩個不同領域的意識產生一致,確實難以想像。
沒有任何模型可以描述此種「多主題性」(polytexturality):
這可能需要用到根本不存在的「無限價邏輯」(infinitely-valent-logic)。
但在六維空間卻開啟了一個機會,讓我們可以體驗平行存在,
擁有複雜意義與情境的意識領域。
這真的是一個解脫啊!
我們從此不再抗拒仍然與定義我們是獨立個體的意識境界交流。
海姆稱第六維度空間為「永世維度」(aeonic dimension),
因為有這一維度的的動力作為媒介,
才得以促使人類歷史週期和宇宙週期的循環,
以及我們個人意識的進展。
第五維度創造出個人獨特的身份。
而第六維度則避免這獨特身份在反應其存在與意識的界線時,造成分崩離析。
「找尋意義」
相同的一個宇宙,可以因為不同人的不同解釋而顯得完全不同。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獨特的意義來界定自我認同,
而且我們可以使用稱為自由意志這個意識最低層功能,
來切換到不同的空間。
從標定事情的意義來彰顯,比起人來更簡單。
就拿一個電子來說:
一個秉持傳統的物理學家只當他是個單純的電子,
它具有每個人都知道的特性,
當每個人皆從物理上看電子時,就只有如此了。
但是,今天我們知道電子之所有稱為電子,
是相對於其他東西才得以出現。
它的屬性和它的身份是被更高層次的關係所定義的,例如:
電子是活細胞的一部分。
電子自己創出身份,依其自身存在的環境關係與意義來形塑。
或者依梵行或佛教傳統中的說法:
源自於宇宙法則因果律而出現。
基本粒子本身不存在自我認定的問題。
但會從環境的相互關係中,或是本身更大群體中所代表的一部分中突顯出來。
「特定過程中的量子概率,取決於他有益的意義:特別是關乎更大的整體架構,或全息態的重要性與意義出現。」
在這個世界發生的一切事物,不論是原子核或是我們身體的生化反應,
他們所採取的動向,取決於包含他所有更高層次的情境。
依據這個原則,整個實相的組成是根據情境的意義、智慧的建構與心智作用,
進行最後的編織與連結而成就。
這個過程就彰顯在某些事件發生了概率的增加。
我們發現這種意義的認同:
創造機會機制就是發生在宇宙的信息場,它位於第五及第六維度空間。
在實相中有複雜的多層次關係,例如細胞中的電子,
它位於第五維度。
第六維度則讓互斥或相補的主體能夠共存,
而且能夠容納個別觀點及未來選項。
海姆描述這個過程為「昇序」和「降序」活動流。
當這些信息流到四維的空間,用其他人的說法,
就是我們生活所在的物理世界。
依據科濟列夫的模型是時間流或時間波,
依海姆的說法是重力場,
依量子物理學的說法是概率場。
這些在信息場的動態事件創造了複雜的實相結構。
某些在各維度昇序與降序的「活動流」(activity streams),
海姆稱為Beta(生理的)&Gamma(心理的),對應我們所說的是「意識」。
只有在信息場裡,所有這些實相的各種層面才能找到共同點,
且具有相互包容的整體性。
所以如果我們繼續研究信息場,我們就會有最直接、最合適的工具,
來發掘出更多自我、生命和其意義。
事實上,我們只能經由整合有意義的情境來體驗自己的身份。
我們並不僅是為自己的存在,反而主要是為了他人而存在。
透過我們完成對他人的使命與責任,
為了比自己更大的整體而努力,而被賦予身份,
此乃我們存在的意義。
最終,是為了更大的全體,如果你想這麼稱呼他的話。
「更完整的存在就是更緊密的合一。」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出的最好貢獻也是最重要使命:
讓陰影融入我們的個性,通過這種理解,
覺察自己本來不了解,甚至是陌生的那一面,以便讓自己更為完整。
能在這個更高的連結層次有所行動的人,就可以把意識帶入這個世界,並帶領和激勵其他中人們也都這樣做。